老店新形象/有記名茶 替台灣好茶寫歷史2011-11-29 經濟日報/財經產業/商業企管/潘俊霖 從車水馬龍的台北重慶北路一轉進朝陽公園,老社區特有的人文靜謐,加上一縷茶香就撲鼻而來,在一棟被列為古蹟的80年老建築裡,比建物還要老字號的百年茶行「有記」,就坐落於此,訴說著大稻埕曾經風光一時的茶葉史。五代傳承 精製行銷 和台南府城相較,台北開城不過100多年的歷史。有記名茶第四代傳人王連源說,台北建城和茶葉有著密不可分的淵源。從嘉慶年間人士柯朝引進福建武夷茶種,種植在瑞芳桀魚坑,文山包種茶自此在台灣北部落地生根,並廣植到南港、新店、木柵、深坑,並由淡水港出口外銷。 王連源說,台灣茶葉真正被認識是從1869年開始,第一批21萬台斤印有「Formosa Oolong Tea」福爾摩莎烏龍茶,透過東印度公司外銷到紐約,世人才知道原來台灣也有好茶,從此「南糖北茶」為台灣打開了世界市場和知名度。 有記茶行最早叫做「王有記茶莊」,從1890年由王敬輝在福建廈門開店以來,至今超過百年傳承到第五代。 第二代的王孝謹先是在台北大稻埕開分店,並將茶葉外銷到泰國,還在泰國成立「王有記茶葉有限公司」,而王敬輝的兒子王澄清,17歲就在台灣繼承家業,協助父親「辦茶」,還領有當時省農林廳發的「第005號」台北工廠營業許可證,算是台灣非常早期的茶工廠。 質信用 最佳資產
王連源回憶,當年阿公王敬輝站在淡水碼頭,親自監督所有茶箱上船出海,那一年有50萬斤的包種茶,風光地從淡水河遠颺海外。年幼的王連源望著阿公問說,50萬斤的茶那有多少?王敬輝笑著說:「50萬斤喔!夠咱台北人呷一冬。」顯示當年茶葉外銷的盛況。
隨著全球茶葉市場的變化,王有記茶莊更名為有記名茶,並從外銷轉內銷。王連源說,現在的茶葉是從外銷的大量,走入內銷的精製品牌行銷。 在極盛時期,大稻埕聚集了約200多家的茶葉行,主要集中在貴德街一帶,有記名茶至今傳承不墜仍在經營。王連源認為,百年老店賣的就是品質和信用,這是一種無形的資產,是一種口碑的累積。
王家第四代兄弟,除了重慶北路的老店,分別在台北阪急百貨、高雄漢神巨蛋、高雄阪急百貨、台北濟南路、長春路,開枝散葉各自傳承百年茶香。
王連源說他從不把工作當工作,而是把它當成興趣分享,每天都和愛茶的客人聊天喝茶,讓賣茶的人就像秀才一樣,不出門也能知道天下事。 對於傳承,那是自小有樣學樣,自然培養出來的「興趣」。王連源說,父親王澄清一輩子沒有不良嗜好,每天與茶為伍,茶葉就是他的第二生命。 耳鼻口 傳授茶知識
儘管王澄清有時也會在晚上閒暇之餘,教導兒子如何看茶、做茶,但大部分時間對於兒子的問題,王澄清的回答都是「自己去喝」,因此王連源大部分的茶知識,都是跟在父親身邊「自學」。
透過自己看、自己聽、自己喝,愈聽知識愈豐富,愈喝興趣愈濃厚,這讓他也跟父親一樣,唯一的興趣就是茶。而王連源的女兒王聖雯,現在也將興趣轉為職業,繼承家業成為有記名茶的第五代接班人。 有記名茶除了老字號和老建築,最特別的是保存完好、現仍繼續運做的「焙籠間」。不用電或瓦斯控溫烘焙,仍然沿襲古法焙籠製茶,全台灣現在已經沒有幾家。 在有記的焙籠間裡,有數十個焙窟,每個都是深52公分、直徑58公分,裡頭放入60公斤的木炭,用剷子剷碎之後,覆蓋上一層稻殼,讓陽火轉為只有熱、沒有火苗的陰火,再放上焙籠烘茶。 王連源說,以前有一個經營乾洗店的鄰居,經常借用有記的焙籠間烘衣服,讓烘乾後的衣服自然散發出茶香,因此生意特別興隆。 由於長時間用焙籠烘茶,讓有記的茶香早已不只是繞樑三尺,而是結成一層層的白霜,覆蓋在牆壁、屋頂和橫樑上。王連源說,原本他們以為是長了壁癌,經過實驗室化驗,才知道原來白霜是固態化的「咖啡因」。這讓有記更有「氣質」,近年來也成為大稻埕一帶的觀光勝地。 (上) 瀏覽次數 : 4893 / 原始出處 |
其實不論工作、閒暇、好友相聚、獨坐靜思,能不拘形式的飲用一壺好茶,就是人生一大享受